慢性前列腺炎要怎样检查

发布时间:2024-06-17 15:56:13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有尿频、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则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疾病性质:一、体格检查

1.直肠指诊: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可以触到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或有小结节,质软并伴有轻度压痛,同时还可以了解是否有脓肿形成。

2.叩击痛:若在肛门指诊时发现无尾叶区深部硬结和叩击痛,在急性期间可能与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关;而在慢性期则可能出现该处可触及增大的腺体,并且在叩击后出现疼痛的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慢性前列腺炎常会出现白细胞增高以及炎症指标升高的情况,但单纯这一项检查不能确诊此病。

2.前列腺液检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甚至没有,培养可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及其复杂型变形杆菌等。但如果只是轻微感染,也有可能看不到明显的异常结果。

3.病原菌DNA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前列腺液或者精液中的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等病原菌的基因,有助于诊断非淋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4.其他:如尿动力学检查、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检查、HIV筛查试验等,对于病情的确诊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能够显示前列腺各径线大小,观察有无结石、钙化等情况,并能对可疑病变部位予以定位。另外还能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评估疗效。

2.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适用于B超怀疑存在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准确率较高,可在术中取病理组织进一步明确诊断。

3.CT检查:当怀疑合并膀胱或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可行CT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

四、内镜检查

1.经尿道逆行导尿术:将导尿管自尿道插入前列腺部,然后注入消毒防腐剂,使前列腺囊萎缩,从而改善排尿症状。

2.经尿道微波治疗:利用热效应直接破坏被照射的前列腺组织,使其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3.前列腺电切术:即经尿道切除前列腺上极或外侧叶,保留基底部,以缓解排尿不畅等症状。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检查方式之外,磁共振成像(MRI)、氟代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检查也可用于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缺乏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是采取联合应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心理疗法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