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体检都有哪些误区 6个常被误解的体检常识

发布时间:2022-04-10 09:00:00

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舒适,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所以对体检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体检常识的认识还有不少误区,在健康面前误解甚至比无知更可怕。来看看这六个常被误解的体检常识,并为它们洗冤。六个常被误解的体检常识

错误一:体检前禁水不禁奶

几乎人人都知道。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要求体检者必须空腹,体检前大量饮水的确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检测值出现误差。

但是,在抽血当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少量喝水(50~100毫升)是可以的,只要不是猛灌水或一次喝几百毫升,就不会影响体检结果。所以禁水不是要渴死体检者本人。

不禁奶的说法才是错误的,空腹喝牛奶、豆浆等都会引起胆囊收缩,腹腔胀气,影响腹部B超结果。

错误二:肛检既难受又无用

有调查发现,20%的人放弃肛门检查。大部分人认为肛检既难受又尴尬,而且用处不大。事实却是,肛门指检是发现直肠肿瘤、息肉、痔疮、前列腺病变等疾病,即简单、直接,又十分有效的好方法。对40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块的发现尤为重要。

以直肠癌为例,如能通过肛门指检早期发现,采取黏膜下切除的方式治疗,预后结果会较好。但若漏诊,最终往往只能做肛门切除术,甚至因肿瘤已经广泛转移,失去手术机会。

错误三:怕辐射而不拍片

许多人觉得X线检查对人体有害。所以拒绝做胸透等放射性检查。如今的放射性检查仅需零点零几秒的射线曝光时间,辐射剂量小,图像质量好,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

一年做一两次X线数字成像(DR)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不大。除了妊娠期妇女及儿童外,其他人都不用过多担心。

许多疾病如肺癌、肺结核都需要通过这些检查才能查出来。以肺癌为例,如能早期发现还有手术机会,如若到了严重咳嗽、咳血的程度,往往就已经发生转移,将难以治愈。

错误四:重五脏,轻五官

我们往往对五脏六腑的检查很重视,而对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检查不以为然。还有人对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检查很关心,恨不能把所有高精尖技术都用上,反而忽视基础检查,如小便、大便等常规基础项目。

事实上,一些重大的疾病如鼻咽癌等均可以通过简单的鼻咽检查发现,一些早期的肠胃病也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测发现。因此,建议体检者先从基本的套餐查起,如果查出重要指标有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错误五:盲目相信指标

一旦体检指标有问题,就提心吊胆。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不代表一定有病。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也不代表身体绝对正常。体检指标是提示性指标,而不是“金标准”。

比如有人查出胰腺癌的肿瘤指标物CA199值为40,超出正常值(正常值0~37),就怕得要命。其实,导致该指标升高的因素有许多,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复查、复诊,分析比对所有检查结果,才可最后确诊是否患癌。六个常被误解的体检常识

错误六:体检无用或体检一次一劳永逸

体检一次没有问题,并不等于你就戴上了金钟罩。对于体检,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悲观,认为体检没用;还有人过于乐观,认为一次体检能管三五年。

实际上,坚持每年体检一次,才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病,以及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身体状况随时在变,需要长期注意。健康人群最好一年体检一次,慢性病患者最好半年做一次该病的全面检查,中老年人至少每五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胃镜、肠镜等往往不包含在一般的体检项目内),胃癌、食管癌、肠癌的检出都需要胃镜、肠镜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