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结节如何治疗?痛风结节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59

痛风结节是指尿酸盐结晶在皮下堆积,沉淀成块。较大的痛风结节直径可达7厘米以上。

如果急性痛风反复发作仍不加以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好,急性就会转为慢性。过剩的尿酸无法全部溶解于体液和血液中,于是会逐渐沉积在关节、肾脏、皮下等部位,形成痛风结节。

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结晶,有的呈白色牙膏状,有的呈豆腐渣状。在皮下形成的痛风结节有的可通过肉眼观察,但是,在皮肤深处形成的结节即使通过X光透视也无法观察到,因为X射线能够穿透尿酸结晶。这种情况需要用针刺透结节,取出内容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如为尿酸结晶,即可确诊为痛风结节。

痛风结节形成后,不一定会出现疼痛、发热等自觉症状。痛风结节尤其容易出现在耳朵、手背、脚背、跟腱、膝盖、肘部等体温较低的部位,用手触摸患处会感觉生硬。早期的结节如米粒或大豆大小,如果任之发展,隆起处的皮肤就有可能破裂,露出形似豆腐渣的白色尿酸结晶。

痛风结节的出现,是尿酸水平慢性升高,痛风加重的一个标志。以前耳郭处出现结节被认为是痛风的标志,但是现在,除了酶异常导致的痛风和长期不进行治疗的痛风患者以外,耳郭结节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痛风结节的治疗

以前,由于没有控制尿酸升高的有效药物,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会出现痛风结节,而尿酸值超过11毫克/分升以上的患者会有70%以上出现痛风结节。

痛风结节会随着尿酸值的下降而自然缩小,因此患者一般只需服用降低尿酸值的药物即可,基本不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结节中的尿酸结晶。如果结节很大,引起身体机能障碍或影响美观,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近年来,能够有效控制尿酸值的药物相继问世,只要患者坚持治疗,出现痛风结节的情况就会较少。

在痛风病人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为痛风结节(即痛风石)。这种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肿。

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由于尿酸有抑制细菌的作用,继发感染少见:血尿酸浓度越高,病程越长,发生痛风石的机会越多。痛风结节主要见于病程比较长的病例,尤其是血尿酸控制不理想,经常有痛风急性发作者。

因此,积极治疗痛风,从病根上着手,是防止痛风结节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对于一些较小的、形成时间又不长的痛风结节,通过较长时间的认真的内科药物治疗,有可能完全消退:但对于较大的痛风结节,则较难通过内科药物治疗消除.如果该痛风结节不再继续增大,对关节活动功能没有影响,也无破溃,则不必做特殊处理。如果痛风结节很大,又影响关节及四肢的活动和功能,则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治疗方法:①用粗针穿刺将结节内的尿酸盐结品抽出,但不易彻底抽净;②手术治疗,将结节切开,取净尿酸盐结晶,或将结节连同尿酸盐一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