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疾病如何进行诊治?口腔疾病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1-08-03 17:38:07

口齿为消化、呼吸之门户,賴以摄水谷、辨五味、秘津液、嚼食物,并协同咽喉宣发五音.是人体重要器官。

五脏六腑与口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与口齿关系尤为密切的有心、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盛衰,其生理病理变化都在口腔有所反映。例如心开窍于舌,心火亢盛上蒸口舌,可燭灼肌膜而致口舌生疮。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运化功能失调,湿热之邪随经上熏,可致口唇红肿破溃,若兼风邪则唇痒而明;脾气虚无以生化津液,可致津枯液燥,口舌干焦。胃与脾相表里,胃火炽盛熏蒸口腔可致牙龈宣肿、牙痛、齿衄。肝藏血,主疏泄,肝郁不舒,气血失和可引起口颊粘膜粗糙生癣;肝郁化火,热极生风,风火交煽.犯及口面,筋脉失养而致拘急抽搐。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髓枯可致齿疏牙动,咀嚼无力;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熏灼肌膜可致口疮等。掌握口齿疾病和脏暗辨证的关系,是诊治口齿病的关键之一。

口腔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与口腔有关。如循行舌部的经络有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贯通牙齿、牙龈的经络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督脉;络颊的经脉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阴跷脉,阳维脉;挟口环唇的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督脉,任脉,冲脉等。

口腔既通外界,又内连脏腑,因此,六淫之气与内伤七情皆可导致口腔疾病,风,燥、火三种邪气是引起口腔疾病的主要外因.例如风邪内袭可致口疮、口糜、口疳、唇风唇肿;火热之邪可致口面部痈肿疮毒,七情内伤则影响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而致口齿疾病。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致口疮口糜;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经脉阻塞,肌膜失养面致口内生癣,或气血瘀滞不通则感舌痛等。此外,饮食的偏盛也可影响口腔。过食辛辣炙博会耗伤阴液,内火上灼口腔,可致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喜甘味甜食,易损齿致龋等等。故应注意调护、禁忌,以维护口齿健康。

口腔是整体的一部分,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总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同一种疾病的局部表现和症状多有不同,临床应仔细辨别,口齿病的局部辨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辨疼痛疼痛多由营卫不和,气滞血瘀痰凝,经络闭阻所致,有寒热虚实之分,如疼痛见于病初,多为风邪内袭,若患处遇冷痛减,遇热痛重为风热之证;反之则为风寒证。局部红肿热痛,疼痛按之加重,多为实证;疼痛隐隐,绵绵日久多属虚证。痛如针刺,多为瘀血阻滞,局部跳痛波动,多由毒热积聚,肉腐成脓而致,应根据疼痛性质辦而治之。

二、辨肿胀

肿胀多由火毒热邪侵袭,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或脾虚失运,湿邪留滞而成。肿胀色红灼痛多为实证、热证;色淡不热而肿多为虚证、寒证。肿胀按之凹陷为痰湿内停。肿胀质硬色暗红多为血瘀证,三、辨痒

痒主要与“风*有关。风邪侵袭于肌肤膜理致营卫不和而作痒;或气血失调,肌肤粘膜失于濡养,致虚燥生风而发痒,当辨别之。

四、辨麻木

麻木多由气血失调,经脉虚损或风寒痰湿阻塞经络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