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检查肝功能怎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5-07-28 13:41:22
发布时间:2025-07-28 13:41:22
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主要通过抽血化验肝功能指标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
血液检测是肝功能检查的核心项目,需空腹8-12小时抽取静脉血,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胆汁排泄功能以及肝脏合成能力。部分医院还会增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检测项目,这些酶类指标对胆道疾病和酒精性肝病有较高诊断价值。血液检测前3天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和服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
影像学检查常用腹部超声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能直观显示肝脏形态、大小、质地以及胆管系统情况。对于疑似病例可能进一步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这些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更为精确。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无创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部分特殊情况下可能进行肝脏穿刺活检,这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谨慎选择。
体格检查中医生会观察皮肤巩膜黄染情况,触诊检查肝脏大小和质地,叩诊确定肝界位置。这些检查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肿大、腹水等异常表现。问诊环节会详细了解饮酒史、用药史、肝炎接触史等可能影响肝功能的高危因素。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
肝功能检查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注意规律作息,控制高脂饮食,限制酒精摄入,谨慎使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有肝炎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肝功能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