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检查的首选方法是妇科双合诊检查,配合阴道分泌物检测和超声检查作为常规辅助手段。妇科双合诊能直接评估子宫、附件及盆腔状况,是筛查妇科疾病的基础手段。
1、妇科双合诊
医生通过阴道和腹壁联合触诊,判断子宫位置、大小、活动度及压痛情况,同时检查附件区有无包块或增厚。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可初步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常见病变,但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应避免操作。
2、阴道分泌物检测
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胺试验及显微镜检查,可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等炎症。该检查能明确病原体类型,指导针对性用药,常用试剂盒包括唾液酸酶检测卡、氢氧化钾溶液等,取样时需避开月经期和用药期。
3、经阴道超声
高频探头经阴道近距离观察盆腔器官,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卵泡发育及输卵管积水等细微病变。相比腹部超声,其对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性更高。检查前须排空膀胱,探头需使用一次性避孕套隔离。
4、宫腔镜检查
通过光纤内窥镜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及宫腔粘连等病变,同时能进行活检或小型手术。该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出血。
5、盆腔MRI
磁共振成像能多平面显示盆腔解剖结构,对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分期等复杂病变具有鉴别价值。检查无辐射但耗时较长,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增强扫描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每年应进行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方式,超声检查前可适量饮水充盈膀胱以提高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