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更年期”更加不能缺少体检

发布时间:2011-12-23 10:21:2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更年期”一词,来形容女性从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时期。同时,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女性更年期的症状,在不少中老年男性身上也能找到,比如发热、躁动不安、爱出汗等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症状,以及敏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急躁、爱发脾气、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许多人还会出现性功能减退等。因此,包括一些医生在内的许多人习惯性地把这一时期称为男人的“更年期”。其实,这个词用在男人身上并不准确,容易让人们忽视了男性出现上述症状的真正原因——睾酮缺乏。

睾酮是男性性腺(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是决定男性特征的最重要物质,其生理作用广泛,生殖、泌尿、皮肤、骨骼、肌肉、造血、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均有雄激素受体,因此对男性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被称为“打造男人的激素”。研究发现,体内睾酮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是男性出现类似女性更年期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男性在30—90岁期间,体内的睾酮水平每年平均下降1%—2%,总下降幅度高达30%—50%。40—70岁的男性中,约30%—40%的人会有一种或数种“更年期”症状,且症状种数会随年龄升高而增多。到80岁以后,几乎80%—90%的男性都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症状。

睾酮对全身各系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生理作用,睾酮缺乏将会导致骨骼、肌肉、情绪和认知功能、性功能、血液和心血管等器官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诱发一系列疾病。

比如,骨骼是睾酮的靶器官之一。睾酮缺乏的男性骨矿密度较他人低;在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男性患者中,7%—30%存在睾酮缺乏。2005年,一项针对748例50岁以上男子的分析发现,睾酮水平低者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要高2.1倍。中老年男性患轻度贫血较为常见,原因之一就是血清睾酮水平低。此外,因心绞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病患者的血浆睾酮水平显着降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若提升血浆睾酮水平,能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除了上述不良影响,睾酮缺乏还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专家强调,中老年男性一旦出现“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相关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测体内睾酮水平,如果发现低于标准值,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诊断包括三方面内容:症状评价、血清睾酮水平测定和试验性睾酮补充治疗的反应。三者是统一又相辅相成的,单纯有症状或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但对睾酮补充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就不能诊断为LOH,应该进一步检查可能引起症状的其他原因。

专家呼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应该加强人们对“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认识和重视,做到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减少症状的发生率以及减轻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及恶劣的生活环境,都是导致睾酮水平下降的原因。40岁以后,男性应该定期检查睾酮水平;一旦发现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