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范围53-137次/分是否正常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健康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53次/分可能属于正常窦性心动过缓,137次/分则可能为窦性心动过速,但若出现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通常属于生理性反应。
静息心率53次/分常见于长期运动人群、睡眠状态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若无头晕乏力等症状通常无须干预。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天生心率偏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且无传导阻滞时也属正常。但若伴随晕厥、胸闷或心电图异常,需排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因素。137次/分的心率在剧烈运动、紧张焦虑或饮用咖啡后出现属于正常代偿反应,停止诱因后多可自行恢复。但静息状态下持续超过100次/分需考虑发热、贫血、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性原因,尤其当伴随心悸气短时应及时就医。
儿童、老年人及孕妇的心率正常范围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新生儿心率可达120-160次/分,老年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更常见。部分心律失常如房颤会导致心率波动过大,此时53-137次/分的交替变化可能提示需要治疗。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昼夜心率变化符合生理规律且无症状时,较大波动范围也可能属于个体差异。
建议定期监测静息心率并记录伴随症状,避免在测量前30分钟内摄入咖啡因或剧烈运动。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或出现与心率相关的明显不适,应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者需遵医嘱调整药物,运动员及重体力劳动者可结合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率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