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确认宫内孕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宫内孕的确认仅代表胚胎着床位置正常,后续仍需通过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母体健康状况及潜在风险。
孕早期确认宫内孕后,医生通常会建议在孕11-13周进行NT超声检查,评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结合血清学筛查,早期发现染色体异常风险。孕中期需完成唐氏综合征筛查或无创DNA检测,孕20-24周需通过系统超声排查胎儿结构畸形。孕晚期则需通过胎心监护、超声评估胎盘功能及羊水量,预防胎儿宫内窘迫。这些检查能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对异常胎位、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进行干预。
部分孕妇认为早期超声正常即可放松警惕,但妊娠过程中可能出现胎盘异常、脐带绕颈等突发情况。曾有案例显示,未规律产检的孕妇在孕晚期发生隐性胎盘早剥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规律的产前检查能动态掌握母胎变化,为医生提供调整营养指导、用药方案或分娩方式的依据。
建议孕妇遵医嘱完成所有产前检查项目,保持每月1-2次的基础产检频率,孕晚期增加至每周1次。日常注意记录胎动变化,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合理补充叶酸、铁剂等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妊娠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