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异味通常需要做白带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妇科检查、细菌培养检查和阴道镜检查。下体异味可能与阴道炎、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白带常规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是诊断下体异味的基础项目,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上皮细胞、线索细胞等指标。这项检查能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感染。检查时医生会用棉签采集阴道后穹窿分泌物,过程无创且快速,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帮助鉴别尿道炎或膀胱炎引起的异味。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时需避开月经期,检查前2小时避免大量饮水以免稀释尿液。该检查对泌尿系统感染有较高提示价值,尤其适合伴有尿频尿急症状者。
3、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外阴、阴道及宫颈状况,能发现阴道黏膜充血、宫颈糜烂等病变。医生会使用一次性窥器暴露阴道,观察分泌物性状并判断异味来源。该检查能初步鉴别特异性阴道炎与非特异性炎症,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灌洗。
4、细菌培养检查
细菌培养检查将阴道分泌物接种于特殊培养基,通过菌落形态和生化反应鉴定病原体类型。该方法对淋球菌、加德纳菌等特定感染具有确诊价值,还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检查需在抗生素使用前采样,培养周期通常需要3-5天,适合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患者。
5、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利用光学放大系统观察宫颈和阴道上皮的血管形态及颜色变化,可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微小病变。检查前需涂抹醋酸溶液增强显影效果,对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该检查属于无创操作,但可能需要配合活检进一步确诊。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香皂或洗液过度清洁阴道。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出现异味加重或伴随瘙痒、灼痛等症状时须及时复诊,切勿自行使用阴道冲洗产品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