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血液检查有哪些项目

发布时间:2025-09-19 13:41:22

献血后血液检查通常包括血型检测、传染病筛查、血常规、转氨酶检测、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确保血液安全性和献血者健康状况。

1、血型检测

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确定献血者血型分类,为临床用血匹配提供基础数据。检测采用玻片凝集法或微柱凝胶卡法,可同时筛查稀有血型。血型信息将永久记录在献血档案中。

2、传染病筛查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部分血站会开展核酸检测,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所有阳性结果均需经过复检确认。

3、血常规

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基础指标,评估献血者血液成分是否正常。血红蛋白浓度需达到男性120g/L、女性115g/L的献血标准。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贫血或感染等情况。

4、转氨酶检测

通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反映肝脏功能状态。ALT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脏损伤,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该指标异常可能暂时延缓献血资格,建议进一步就医检查。

5、血红蛋白测定

使用硫酸铜比重法或血红蛋白仪直接测定,确保献血者符合贫血筛查标准。血红蛋白不足可能引起献血后头晕等不适,女性月经期后建议间隔一周再献血。

献血后应注意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中可增加富含铁元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帮助造血功能恢复。建议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捐献间隔不少于2周。若献血后出现持续乏力或头晕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