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通常包括基础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大类项目,主要有身高体重测量、血压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超声等。这些项目能帮助评估身体基本健康状况,筛查常见疾病风险。
1、基础体格检查
基础体格检查包含身高体重测量、血压检测、视力检查、心肺听诊等项目。身高体重测量可计算体重指数评估肥胖风险,血压检测能筛查高血压,心肺听诊可初步判断心肺功能异常。医生还会观察皮肤黏膜、淋巴结等体表特征,检查甲状腺、脊柱四肢活动度等。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发现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问题。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白细胞异常增高需警惕炎症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该项检查需空腹采静脉血3-5毫升。
3、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通过检测尿液颜色、比重、酸碱度及成分,可反映泌尿系统健康状况。尿蛋白阳性需排查肾病,尿糖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尿潜血可能与尿路结石或肾炎有关。检查前应清洁外阴,留取中段晨尿送检。
4、生化指标检测
生化检测包含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转氨酶升高提示肝损伤,肌酐异常反映肾功能减退,空腹血糖超标需警惕糖尿病,胆固醇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5、影像学检查
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心电图和腹部超声。心电图能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胆胰脾肾脏形态结构。超声检查需空腹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静息5分钟。部分体检套餐还会增加胸部X光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40岁以上人群可适当增加肿瘤标志物等专项检查。体检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酒熬夜,空腹项目需禁食8小时。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慢性病患者体检当日可正常服药。发现异常指标时需及时复查或专科就诊,体检报告应妥善保存便于对比历年数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