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是什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5-05-13 09:49:31

D-二聚体是血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特异性标志物,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临床价值体现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检测原理:

D-二聚体产生于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过程,其水平升高反映体内存在纤维蛋白形成和溶解活动。实验室通过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定量检测,检测阈值通常设定为0.5mg/LFEU。

2、适应病症:

作为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检测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高敏感度。急性肺栓塞患者阳性率可达92%-96%,深静脉血栓患者阳性率约88%。在DIC早期诊断中,动态监测D-二聚体变化比单一检测更具价值。

3、结果解读:

检测值超过参考范围需结合临床判断。妊娠期、恶性肿瘤、创伤术后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采用年龄校正临界值50岁以上患者为年龄×0.01mg/L可提高特异性。假阳性常见于类风湿因子干扰、溶血标本等情况。

4、联合检测:

临床常与超声检查、CT肺动脉造影联合应用。Wells评分低概率患者配合阴性D-二聚体可排除血栓,避免不必要影像学检查。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D-二聚体持续升高提示需延长抗凝疗程。

5、检测准备:

采血前无需特殊禁食,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静脉血,采血后2小时内完成检测。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影响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

保持适度饮水有助于维持血液流变学稳定,深海鱼类富含的ω-3脂肪酸可改善凝血功能,建议每周摄入2-3次。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每次30分钟以上。检测异常者应避免久坐不动,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穿戴梯度压力袜。术后患者按医嘱进行踝泵运动,每日3组,每组20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