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检查可筛查感染、代谢、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等200余项指标,常规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
1、基础筛查: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判断贫血、感染或血液疾病。异常时需结合骨髓穿刺确诊,治疗包括铁剂补充如琥珀酸亚铁、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克肟、或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
2、代谢评估:
肝功能检测ALT、AST、胆红素反映肝脏损伤,常见于脂肪肝或肝炎。治疗采用水飞蓟素护肝,合并病毒性肝炎需恩替卡韦抗病毒。肾功能通过肌酐、尿素氮评估,异常时限制蛋白质摄入,严重者需血液透析。
3、内分泌检测:
甲状腺功能检查TSH、FT4诊断甲亢或甲减,甲亢用甲巯咪唑,甲减需左甲状腺素替代。糖尿病筛查包含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确诊后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治疗。
4、肿瘤标志物:
AFP升高提示肝癌可能,CA125与卵巢癌相关,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标志物异常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切除或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
5、免疫与感染:
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传染病,乙肝两对半判断病毒感染阶段。阳性结果需疾控中心复核,艾滋病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联合用药。
抽血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食干扰,检查后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淤青。高血脂人群应减少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长期服用华法林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糖尿病患者检查后及时进食预防低血糖。体检报告异常项目建议1-3个月内复查,动态观察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