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血常规检查主要表现
发布时间:2024-04-20 17:28:05
发布时间:2024-04-20 17:28:05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骨关节疼痛为特征,并可伴有皮疹、出血倾向等。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一、白细胞减少
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感染了登革病毒后导致的反应。由于登革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大量复制并迅速扩增,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数量,进而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造成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发生。
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反应:当患者被登革病毒感染之后,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在体温上升期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产生变态反应,此时会导致外周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组织损伤修复:在发病期间如果出现了皮肤瘀点或者有皮下出血的情况,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血管内溶血: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登革热患者来说,还可能出现血管内溶血的问题,此时也会刺激到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增加。
4.其他原因:如脾脏肿大等情况也可导致此现象的发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判断。
还可表现为淋巴细胞下降,登革热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若经确诊应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及营养物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