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尿液中类固醇有助诊断肾上腺癌

发布时间:2012-04-11 10:50:23

肾上腺部位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它们会导致尿液中一些类固醇的含量发生变化。 一等家丁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检测尿液中某些类固醇的含量能够帮助诊断肾上腺癌,这种新诊断方法的准确度较高,比常用的扫描诊断技术更为方便。

英国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分泌学与代谢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报告说,肾上腺部位的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它们会导致尿液中一些类固醇的含量发生变化。通过运用一种名为“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尿液中的相关类固醇含量,从而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试验显示这种方法的准确度可达90%。

领导这项研究的维布克·阿尔特教授说,这是首个用于诊断肾上腺癌的尿检方法,比目前常用的CT扫描技术更为方便。此,由于CT扫描的诊断准确度有时不理想,病人往往要接受多次扫描,反暴露于辐射下,而尿检则可以避开辐射。

据介绍,由于肾上腺距离体表较远,这一部位的肿瘤往往难以发现,经常是在恶性肿瘤变大或扩散后,在做常规CT检查时才发现,而这时已处于晚期,难以治愈。新的尿检方法有助于尽早发现肾上腺恶性肿瘤。 荒唐高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