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矮小怎么办?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沈明主任教你识别标准!
时间:2025.05.04 10:50 作者:北京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5.04 10:50 作者:北京天使儿童医院
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矮小症作为一种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疾病,其认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沈明主任,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孩子矮小症的认定标准。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简单来说,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就可能存在矮小症的风险。这种身高差异并非暂时性的生长缓慢,而是可能会持续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准确的身高测量是认定矮小症的基础。沈明主任强调,测量身高时要确保孩子站立姿势正确,双脚并拢,脚跟、臀部、肩胛骨和后脑勺都紧贴测量尺。测量时间选择在早晨,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脊柱和椎间盘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此时测量的身高相对更为准确。同时,要定期进行身高测量,以便观察孩子的生长趋势。
除了身高本身,生长速率也是认定矮小症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长速率有一定的范围,一般来说,婴儿期(0-1岁)生长速率约为25厘米/年,幼儿期(1-3岁)约为10-12厘米/年,儿童期(3岁-青春期前)约为5-7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率会再次加快。如果孩子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即使当前身高尚未达到矮小症的标准,也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生长迟缓的问题,进而发展为矮小症。
骨龄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拍摄左手和腕部的X光片,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骨龄。沈明主任指出,骨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对矮小症的认定有重要意义。如果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以上,提示孩子的生长潜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等疾病的可能性。相反,如果骨龄超前于实际年龄,可能存在性早熟等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矮小症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染色体疾病(如特纳综合征)、骨骼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等。沈明主任提醒家长,在认定矮小症时,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例如,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等,通过染色体检查排除染色体疾病等。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身高进行初步观察。如果发现孩子在班级里总是坐在前排,排队时总是站在前面,或者孩子的衣服、裤子穿了两三年仍然合身,就应警惕孩子是否存在矮小症。此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沈明主任关于孩子矮小症认定标准的讲解,为家长提供了科学、全面的指导。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定期测量身高,关注生长速率,必要时进行骨龄评估和相关疾病排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矮小症,让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