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寻医抗痛风:揭秘发病三大元凶!
时间:2025.02.04 09:09 作者: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时间:2025.02.04 09:09 作者: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郑州寻医抗痛风:揭秘发病三大元凶!痛风绝非一般的小毛病,它带来的疼痛犹如刀割,常常在深夜将患者从睡梦中痛醒,那种滋味让人难以忍受。长期受痛风困扰,不仅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严重时还会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引发痛风性肾病、肾衰竭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患上痛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而在郑州,有不少医院在痛风治疗领域口碑颇佳。
元凶一:不良饮食习惯
在众多导致痛风的因素中,不良饮食习惯首当其冲。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有不少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像常见的动物内脏,每100克猪肝中嘌呤含量可高达275毫克,猪肾更是超过300毫克;海鲜类的虾、贝类、螃蟹等,也是嘌呤大户,比如每100克蛤蜊的嘌呤含量能达到316毫克。而啤酒,别看它普普通通,却是痛风的“帮凶”,一杯啤酒下肚,就会摄入大量的嘌呤。
当我们大量摄入这些高嘌呤食物时,身体内的嘌呤代谢就会“乱了套”。嘌呤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后,终会转化为尿酸。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尿酸生成自然就会大幅增加。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够将体内产生的尿酸排泄出去,维持尿酸的平衡。但一旦尿酸生成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就会不断升高,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这个阈值时,就会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浓度过高,就容易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就像一个个“小刺”,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痛风发作。
要想预防痛风,调整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首先,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尽量少吃,啤酒能不喝就不喝。可以多选择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水果,每100克黄瓜中嘌呤含量仅为14.6毫克,苹果约为1.9毫克,这些食物不仅嘌呤含量低,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其次,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能只吃素,适当摄入一些低嘌呤的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不会给尿酸代谢带来太大负担。
元凶二:生活方式不健康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深远影响,而这恰恰是痛风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正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身体,让痛风有了可乘之机。
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夜晚本应是身体各器官休息和自我修复的时间,但熬夜时,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内分泌系统会发生紊乱,进而影响尿酸的代谢。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其体内的皮质醇分泌会增加,而皮质醇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小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从事互联网工作,经常熬夜加班,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起初,他只是觉得身体有些疲惫,并没有在意。但在一次体检中,他被查出尿酸偏高,随后便频繁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终被确诊为痛风。
缺乏运动也是导致痛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尿酸。然而,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繁忙,长时间久坐不动,身体的代谢速度减缓,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据统计,长期久坐的人群患痛风的风险比经常运动的人群高出30%。小王是一名办公室白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前,很少有时间运动。久而久之,他的体重逐渐增加,身体也越来越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爬山时突然感到脚部关节疼痛难忍,休息了很久才有所缓解。后来,他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尿酸水平严重超标,已经患上了痛风。
过度劳累同样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当我们过度劳累时,身体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影响尿酸的排泄。同时,过度劳累还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李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多赚些钱,他经常长时间开车,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总是感觉关节疼痛,尤其是在晚上,疼痛更加明显。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他的痛风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
为了预防痛风,我们必须改善生活方式。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在11点前入睡,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其次,要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元凶三:基础疾病影响
除了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也是引发痛风的重要因素。这些基础疾病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破坏着体内正常的代谢秩序,使痛风的发病风险大幅增加。
高血压与痛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血压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其中就包括肾脏。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脏供血不足时,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就会受到阻碍,尿酸在体内逐渐堆积,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另外,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功能的病理变化,增加肾脏的负荷,进一步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而且,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等降压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尿酸的代谢异常,引起尿酸升高。据统计,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出2-3倍。
糖尿病同样会对尿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出现紊乱,会导致嘌呤代谢加快,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进而使尿酸浓度升高。同时,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损害肾脏的功能,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酸在肾脏内的排泄减少,堆积在体内形成高尿酸血症。此外,一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有研究表明,约3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
高血脂与痛风的关系也不容忽视。在高血脂状态下,脂肪代谢会产生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会使肝脏产生过多的乙酰辅酶A,从而加速尿酸的合成,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同时,高血脂还会影响尿酸的分泌和排泄,使得体内一些化合物浓度上升,如乳酸和柠檬酸,它们抑制了尿酸的分泌,并减少了肾脏的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积累。相关数据显示,高血脂人群中痛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人群。
由此可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预防痛风至关重要。对于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控制好血压,同时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尿酸水平,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则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血尿酸生成。高血脂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只有有效地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防治结合,告别痛风困扰
痛风的高发,是不良饮食习惯、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基础疾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不断侵蚀着我们的健康,让痛风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的“噩梦”。
痛风一旦发作,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还会对关节、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痛风的症状,如关节突然红肿热痛、疼痛剧烈且在夜间加重等,一定要及时前往上述口碑较好的医院就医,不要拖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积极治疗,控制好病情,以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痛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重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