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医治鼻咽癌效果好的医院,鼻咽癌五大特征?
时间:2024.12.08 09:22 作者:重庆铭博医院
时间:2024.12.08 09:22 作者:重庆铭博医院
重庆铭博医院名老中医张忠民指出: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患者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变大
1、有一定的地域性
鼻咽癌在我国有近80%发生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自治区),其中以广东省发病率高,故又著称“广东癌”。多发生在黄种人,在白人及黑人中很少见,长期移居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发病率仍远远高于当地的外国人,但低于祖籍居民,移民后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的发病率低于其父辈和祖辈,但高于当地人。带有中国血统的混血人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血统的人,但低于纯中国血统的人。
2、40-50岁为高发年龄
鼻咽癌多侵害中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少见,30岁开始发病率急剧上升,40~60岁是发病高峰,6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逐渐下降。在我国广东、广西等高发区其发病高峰年龄可提前10~20年,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发病高峰年龄比白人及黑人早10岁。
3、男性多于女性
研究统计发现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2-3倍,个别地区高10倍,但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老年人男女差别更大。
4、EB病毒感染
调查发现,高发区3~5岁儿童90%感染了EB病毒。曾对1006例鼻咽癌病人的血清免疫检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0.9%,其他肿瘤病人仅6.0%,正常人为0.6~2.7%,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密切相关性。
5、有一定遗传性
鼻咽癌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患这种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的亲属高十几倍。鼻咽癌病人也多有患本病的家族史。高低发区的两种居民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及混血人发病率低于祖辈,有家族及种族聚集现象,可见鼻咽癌有一定的遗传性,但也与共同的生活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
医生简介:重庆铭博中医肿瘤科--张忠民主任医师
张忠民主任,作为重庆铭博医院中医肿瘤科的领军人物,拥有近四十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他不仅在疑难病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面有着深厚造诣,还曾担任中医医院肿瘤病特需门诊院长,以及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肿瘤专家。作为首批访欧肿瘤专家团成员之一,张主任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游学期间,对肿瘤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独特的心得体会。他荣获国家医学专利4项,为肿瘤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忠民主任擅长治疗肺癌、肝癌、胃癌、鼻咽癌、食管癌、肠癌、胰腺癌、骨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各类癌前病变。他的治疗理念强调“再生、再造、再平衡”,在肿瘤中医治疗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2014年,张主任受邀参加“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并在会上分享了肿瘤中医治疗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得到了与会科学家和院士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