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时间:2025-05-13 13:32:54
发布时间:2025-05-13 13:32:54
山竹果肉呈白色瓣状,口感细腻多汁,核心含不可食用的种子,外壳紫红色厚硬,需剥开食用。
山竹可食用部分为4-8瓣白色蒜瓣状果肉,质地柔软似奶油,甜中带微酸。成熟后果肉易与种子分离,每瓣果肉包裹1-2粒扁圆形棕褐色种子,种子含微量氢氰酸不宜食用。优质山竹果肉饱满无透明化,透明果肉可能因冻伤或变质导致。
横切山竹可见放射状分室结构,果肉与内果皮间有黄色乳胶渗出。靠近果柄处存在"山竹肚脐",其星状凸起数量对应内部果肉瓣数。未成熟山竹果肉发硬呈半透明,成熟后果肉乳白不透明,过度成熟时可能出现黄变或褐变。
紫红色外壳厚约1厘米,表皮分布油腺点,新鲜果实按压有弹性。外壳含单宁酸和氧杂蒽酮,徒手剥易染紫红色汁液。专业采摘会保留果柄及萼片,防止汁液污染果肉。外壳变硬发黑表明储存过久,内部可能已发酵变质。
种子长约2-3厘米,表面光滑有木质化种皮,含有微量氰苷类物质。误食少量种子不会中毒,但可能引发肠胃不适。泰国品种多为无籽或软籽,马来西亚品种种子较大。商业种植通过嫁接培育无籽品种,野生山竹种子普遍较大。
冷藏保存时果肉可能玻璃化变透明,解冻后口感绵软但不影响食用。外壳干枯后果肉易滋生霉菌,出现粉色或绿色菌斑需丢弃。真空包装的果肉接触空气后会快速氧化褐变,建议开封后立即食用。冷冻果肉可保留风味但失去脆嫩口感。
食用新鲜山竹建议搭配火龙果或荔枝平衡寒性,每天不超过3个避免腹泻。剥壳时用刀沿腰部轻划可避免汁液沾染,残留外壳色素可用柠檬汁清洗。山竹果肉含丰富羟基柠檬酸,避免与高钙食物同食影响吸收。运动后食用可补充电解质,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储存时保持干燥通风,去壳果肉需密封冷藏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