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期分几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5-05-12 14:02:25

玉米生长期分为播种期、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五个关键阶段。

1、播种期:

播种期是玉米生长的起始阶段,土壤温度需稳定在10℃以上。种子吸水膨胀后,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胚芽向上发育成茎叶。此阶段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采用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2-3℃,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行距建议50-60厘米。缺苗率超过10%时应及时补种,可使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2、苗期:

从出苗到拔节前为苗期,持续20-30天。此时根系快速发育,次生根系形成,幼苗对低温敏感。三叶期需间苗保留壮苗,五叶期可追施尿素5-8公斤/亩。常见问题包括地老虎啃食茎基部,可用毒饵诱杀;蓟马危害心叶,可喷施吡虫啉防治。苗期干旱会导致生长停滞,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60-70%。

3、拔节期:

植株开始迅速长高,节间明显伸长,持续15-20天。此时需大量氮肥,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配合中耕培土。大喇叭口期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会导致穗粒数减少。重点防治玉米螟,可释放赤眼蜂或喷洒苏云金杆菌。茎秆强度在此阶段形成,钾肥不足易引发倒伏,建议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4、抽雄吐丝期:

雄穗抽出后3-5天雌穗花丝伸出,持续约10天。花期遇35℃以上高温会导致花粉败育,土壤含水量需维持在75%左右。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结实率,方法为上午9-11时轻摇植株。重点防治穗腐病,抽雄前可喷施苯醚甲环唑。此阶段每亩追施钾肥8-10公斤能增加千粒重,避免过量氮肥造成贪青晚熟。

5、成熟期:

从乳熟期到完熟期约需30-40天,籽粒干物质快速积累。乳熟期含水量约60%,蜡熟期降至40%,完熟期苞叶变黄、籽粒硬度达标。机械收获适宜在籽粒含水量25%以下进行,过早收获影响产量。储藏前需将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采用磷化铝熏蒸可防治仓储害虫。倒伏田块应优先抢收,避免穗腐病蔓延。

玉米生长全程需合理轮作减少土传病害,建议与大豆、小麦等作物轮作。苗期可喷施芸苔素内酯增强抗逆性,拔节期叶面补充锌肥预防白化苗。灌溉采用沟灌或滴灌,抽穗前后保持田间持水量70-80%。完熟期适当延迟收获能提高淀粉含量,但需防范鸟害。储藏期间定期检查温湿度,霉变籽粒需及时剔除。合理密植搭配耐密品种,春玉米每亩3500-4000株,夏玉米4500-5000株可获得最佳效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