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4-27 17:09:2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血管病变,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和炎症反应。

1、遗传因素:

家族病史显著增加患病风险,特定基因如APOE变异可影响脂质代谢。治疗需结合基因检测制定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降脂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同时建议直系亲属定期进行冠脉CT筛查。

2、环境诱因:

长期高脂饮食、吸烟和空气污染加速斑块形成。改善需严格戒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橄榄油、深海鱼、坚果,并避免PM2.5超标环境暴露,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3、代谢异常:

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糖血压控制不佳时LDL胆固醇更易沉积。治疗方案包含ACEI类药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二甲双胍,配合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4、炎症机制:

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参与斑块发展。抗炎治疗可采用秋水仙碱或小剂量阿司匹林,同时增加摄入抗炎食物蓝莓、西兰花、亚麻籽,每周2次阻抗训练改善全身炎症状态。

5、病理进展:

从早期脂纹到晚期钙化斑块,可能引发心肌梗死。重度狭窄需血运重建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配合心脏康复计划,使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发作。

日常需控制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于每日总热量7%,优先选择燕麦、豆类等膳食纤维。坚持150分钟/周中等强度运动,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胸闷气促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急诊就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定期检查胃黏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睡眠时保持侧卧减轻心脏负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