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猴抓伤用不用打狂犬疫苗
发布时间:2025-04-27 13:43:42
发布时间:2025-04-27 13:43:42
被猴抓伤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暴露风险与伤口深度、部位及猴子健康状况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将动物抓咬伤分为三级暴露。一级为完好皮肤接触,无需处理;二级为轻微破损无出血,需立即清洗并接种疫苗;三级为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暴露,必须联合使用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猴子作为潜在狂犬病宿主,其抓伤通常归类为二级或三级暴露。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深部伤口需到医院清创,避免缝合。临床常用狂犬病疫苗包括人二倍体细胞疫苗、Vero细胞疫苗和鸡胚细胞疫苗,免疫程序包括5针法和2-1-1简化程序。
野生猴子携带病毒概率高于圈养个体。东南亚地区猴群狂犬病流行率约3%-5%。若猴子10日内死亡或出现神经症状,暴露者必须全程接种。无法观察动物时,建议按暴露后预防处置。
我国推荐暴露后5针法0、3、7、14、28天或2-1-1法第0天双针,7、21天各1针。免疫缺陷患者需加测中和抗体。联合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局部病毒,剂量为20IU/kg。
孕妇接种不影响胎儿,哺乳期妇女可正常哺乳。既往全程接种者,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接种;超过3个月需加强2针。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延长疫苗疗程。
被抓伤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但超过时间仍建议补种。日常避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