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土豆种的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26 10:13:32
发布时间:2025-04-26 10:13:32
切土豆种需要选择健康种薯、消毒刀具、控制芽眼数量、保持切口干燥、合理储存。
选择无病害、表皮光滑的土豆作为种薯,重量建议50-80克。感染黑痣病或环腐病的土豆需淘汰,避免刀具传播病菌。将种薯置于散射光下催芽2-3天,促进芽眼萌发。处理前用75%酒精擦拭刀具,每切10个土豆需重新消毒。
纵向切割保证每块保留1-2个饱满芽眼,切块重量不低于30克。使用锋利刀具形成平滑切口,避免挤压伤。病薯需单独处理,发现内部褐变立即丢弃。切割后静置10分钟使切口形成木栓层,减少汁液流失。
切面可蘸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比例按1:10混合。处理后的种块平铺于竹席阴干,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维持15-18℃。晾晒时间约48小时,直至切口结痂。
短期储存需保持通风,使用透气的编织袋分层放置。长期储存温度控制在4-7℃,相对湿度85%-90%。定期检查霉变情况,及时剔除腐烂块茎。储存期间避免与农药、化肥混放。
播种前3天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0分钟。选择晴好天气栽种,土壤温度需稳定在10℃以上。采用垄作方式,切面朝下放置,覆土厚度8-10厘米。播种后7天内避免浇水,防止种块腐烂。
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出苗后追施腐熟农家肥。生长前期中耕除草2-3次,现蕾期培土防止薯块外露。采用轮作方式减少病害,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日常注意观察晚疫病、瓢虫等病虫害,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密植保持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确保通风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