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类药材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22 22:13:55
发布时间:2025-04-22 22:13:55
乌头类药材主要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等,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功效,但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控制毒性。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要含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生品毒性极强,需经浸泡、蒸煮等炮制降低毒性,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心腹冷痛。常用配伍有川乌配麻黄散寒止痛,配桂枝温经通络,需严格控制剂量在1.5-3克。
北乌头或华乌头的干燥块根,毒性强于川乌。炮制后用于寒湿痹痛、跌打损伤,常与威灵仙、当归同用。现代研究显示其镇痛效果显著,但需注意中毒反应,表现为口唇麻木、心律失常,需立即就医洗胃并使用阿托品解毒。
乌头子根炮制品,分为黑顺片、白附片等规格。具有回阳救逆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证,常配伍干姜、甘草组成四逆汤。现代制剂有参附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使用需久煎1小时以上,孕妇及阴虚阳亢者禁用。
短柄乌头的干燥根,含雪乌素等成分。云南民间用于风湿疼痛,但有报道显示5克即可致死。临床使用需严格炮制,常与蜂蜜同煎减毒,外敷时需防止皮肤吸收中毒。
黄花乌头的块根,东北地区习用药材。与附子功效相似但毒性较低,炮制后用于中风痰壅、偏正头痛。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关附甲素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仍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乌头类药材使用需遵循专业指导,日常饮食可搭配生姜、甘草等解毒食材,避免与酒类同服加重毒性。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运动后血液循环加速时更需谨慎用药。储存时应置于儿童无法接触处,防止误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