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叫芫荽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5-04-18 12:07:54

香菜被称为芫荽源于古代汉语的音译演变,涉及植物学分类、方言差异、历史文献记载、语言传播路径、烹饪文化融合五方面因素。

1、植物学分类:

芫荽是伞形科芫荽属植物的学名,拉丁学名Coriandrumsativum。香菜作为俗称更侧重其气味特征,两者指向同一物种。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保留芫荽作为正式中文名,现代分类体系确认其与芹菜、胡萝卜同科不同属。

2、方言差异:

齐民要术记载"胡荽"为西域传入时的古称,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称"香荽",闽南语保留"芫荽"发音。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传播中,"胡"字逐渐演变为"芫",华北地区至今仍存在"盐须"等方言变体。

3、历史文献记载:

唐代本草拾遗首次出现"芫荽"写法,明代救荒本草同时收录"胡荽"与"芫荽"二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明确标注"今通谓之芫荽",反映官方命名对民间用语的规范化过程。

4、语言传播路径:

波斯语"geşniz"经丝绸之路传入后,突厥语系译作"goshniz",蒙古语转为"yansu"。汉语音译过程中出现"胡荽-芫荽-香菜"三阶段演变,元朝宫廷饮食记录显示"芫荽"已成为标准书写形式。

5、烹饪文化融合:

粤菜保留芫荽原称用于汤品提鲜,江淮菜系发展出香菜凉拌做法。西南地区将嫩叶称香菜、老茎称芫荽,台湾日据时期文献则区分"香菜"指叶片、"芫荽子"指果实,反映不同食用部位导致的命名分化。

日常食用芫荽可切碎加入鱼汤去腥,或与薄荷、柠檬搭配制作越南春卷。其挥发油含芳樟醇等活性成分,建议洗净后快速焯水保留营养。保存时用湿厨房纸包裹根部冷藏,避免与苹果、梨等乙烯释放量大的水果同放。每周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为宜,阴虚体质者可用少量姜汁调和寒凉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