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每年要重新种吗
发布时间:2025-04-15 08:27:53
发布时间:2025-04-15 08:27:53
茭白属于多年生水生植物,但实际种植中常需每年重新分株移栽,原因涉及产量下降、病虫害积累、品种退化、土壤养分消耗及管理需求。
茭白地下茎会随生长年限延长而老化,分蘖能力减弱导致产量逐年递减。连续种植3年后单株产量可能降低40%以上,需挖出老蔸分切健壮分蘖苗重新定植。选择具有3-4个芽眼的粗壮分株,按30×50cm间距移栽至新田,配合基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亩可恢复高产。
连作易诱发胡麻叶斑病、螟虫等病虫害积累。病株表现为叶片褐斑、茎部蛀孔,需每年清除老田残体,实行水旱轮作或与莲藕轮栽。移栽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分株10分钟,生长期悬挂螟虫性诱剂15个/亩。
自然状态下茭白会退化为野茭,肉质茎变细长。每年筛选基部膨大明显、鞘壳青白的优良单株作种苗,淘汰细弱株。推荐双季茭品种如浙茭911,通过冷藏分株在4℃保存20天后春季栽种,可保持商品性。
茭白田长期淹水易导致锰中毒和有机酸积累。每年冬季排干田水,每亩撒施生石灰100kg调节pH至6.5-7.0,配合深翻晒垡。新栽田块宜选择淤泥层厚20cm以上的田块,定植前施入过磷酸钙50kg/亩。
多年生茭白根系盘结会加大采收难度。每年重新栽种便于控制株行距,采用宽窄行宽行80cm、窄行40cm改善通风。结合分株进行疏删,保持每丛5-7株,可使肉质茎增粗15%以上。
日常管理需保持5-10cm浅水层,孕茭期追施尿素10kg/亩。采收期每周2次采割符合标准的茭白,避免留田过久纤维化。搭配稻壳覆盖可抑制杂草,定期补充锌肥预防白鞘症。冬季保留部分种株在浅水区越冬,注意破冰通气防止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