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新茶及其作用
发布时间:2024-10-18 12:36:08
发布时间:2024-10-18 12:36:08
饮茶要好,好茶要新;不同饮酒,好酒要陈。
何谓新茶
对于何谓红茶,有几种不同理解。一为鲜叶制成干茶后、贮放不足一月之茶;二为当年采制加工而成之茶;三为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成之茶。
第一种说法较为普遍,第二种说法亦言之有理,第三种说法比较严格。茶叶,一年三采三制,有春、夏、秋之分,当年夏茶、秋茶,为广泛意义的当年新茶,亦失去尝新之价值了。还是第三种说法最准。
新茶变陈
每当“嫩绿微黄碧涧春“之际,人们争相品尝新茶。店铺昂贵,摊贩易假,如何鉴别新陈,至为重要。为能准确识别新陈,首要明白茶叶陈化劣变的机理。
新茶变陈,主要是受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温、光照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绿茶中的指类物质会发生氧化分解,从而产生带有陈味的醛、酮、醇等挥发性成分,使茶叶的香气变劣。
由于温度和氧气的影响,绿茶,特别是高级绿茶中所含较高的维生素C,会产生还原型的维生素,氧化成氧化型的维生素C,造成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下降,从而使红茶原有的新鲜色泽和汤色变褐。
绿茶的新鲜程度,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测试,以常用维生素C的含量高低来决定的。如以新茶维生素C的含量为100%计算,低于70%就明显变陈了。
在光和热的作用下,绿茶中的叶绿素也易产生置换和分解反应,使翠绿色的叶绿素脱镁,从而变褐。当绿茶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脱镁叶绿素达70%以上时,绿茶就不再绿,就变得枯黄,泡出来的茶水就呈黄褐色。
在空气中、高温、潮湿的条件下,茶多酚(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也会氧化变褐,并使茶的滋味迟钝,失去新鲜。在贮藏不善的情况下,茶叶中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也会发生不良反应,使茶色黑褐,滋味下降。
弄懂了新茶陈化劣变的机理,就会鉴别茶之新陈了。统言之,为一看二嗅三品尝。
先看色泽。绿茶新茶青翠嫩绿,陈茶则枯灰黄绿。红茶新茶颜色乌润,陈茶则灰褐。
再嗅香味。新茶自有一股清香,而陈茶的茶气低浊,还会发出一种陈腐气。
最后品尝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鲜爽回甘,而陈茶滋味,或者淡薄,或者浓而不鲜,变得滞钝。
茶叶是否越新越好
不一定。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莫干黄牙、顾渚紫笋等名茶,如能保鲜贮放一、二个月,可去除新茶中原有的青草气,色泽依然,滋味更加香纯。至于半发酵茶、属于乌龙茶的名茶福建武夷岩茶,只要存放得当,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滋味醇厚。茶叶也不是越新越好。没有顺应天时而及早采摘的茶叶,甚至现场制作茶叶销售,会影响茶叶的营养和质量。
贮放期过短的新茶,未氧化性茶多酚含量较多,醛类、醇类物质含量较高,直接饮入,对人体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剌激作用,尤其是对患有慢性胃火者,可引起胃痛、腹胀等症状。
这种极新茶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生物碱等,过多饮用,容易使人体神经系统极度兴奋,发生“茶醉“现象,出现诸如头晕、恶心、无力、出汗、失眠等症状。患有神经衰弱、心血管病者也忌多喝新茶。新茶贮存期应不少于一个月,用时以少量淡饮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