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蚕豆病,妈妈母乳时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9-16 15:19:05
发布时间:2024-09-16 15:19:05
蚕豆病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调控G-6-PD的基因突变所致,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临床上90%的患儿都是男孩。由于男孩只有1个X染色体,所以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女孩子可以终身携带突变基因不发病;属于伴性连锁不完全性显性遗传病。据统计,全球约有2-4亿人有G-6-PD缺陷,我国华南及西南各省等地为高发区。
蚕豆病是终身性疾病,稍不注意就会发病。临床经常见到几岁的小孩,他知道自己是不能吃蚕豆的,但因为朋友之间有人吃蚕豆,没忍住也跟着吃,结果就出现了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重度溶血甚至出现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有一些孩子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吃了蚕豆相关制品而发病的,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这个食物是由蚕豆做的。
如果患有蚕豆病,可请医生制作一张小卡片,上面写清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药物不能用,出现哪些症状时要及时就医等提示。同时,尽可能地也发给孩子周围能接触到的人,为患儿建立一张安全网。患儿自身的自律也很重要,家长要做好对患儿的教育和引导。
那么,宝宝患有蚕豆病,在哺乳期,妈妈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不能进食蚕豆或是其相关制品,避免母亲进食蚕豆以后使宝宝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是其制品以后的5-24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的血管内溶血,全身的不舒服,比如寒战、脸色苍黄、眼睛发黄、烦躁不安、发热、疲倦乏力、头晕、呕吐等表现,以及血红蛋白尿,严重的可以导致可乐颜色的尿,并且伴有严重的贫血;G-6-PD缺乏症新生儿病例常产生高胆红素血症,且易引起核黄疸而危及生命。
如果宝宝患有蚕豆病,那么母亲在母乳喂养宝宝时,饮食上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要吃蚕豆以及蚕豆相关制品,比如蚕豆粉、蚕豆粉丝、蚕豆豆瓣酱、蚕豆粉皮,以及含有蚕豆成分的豆油等等;苦瓜、薄荷、酱油等食物,也有可能也会加重宝宝病情;也不能吃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橙子、橘子等,以免出现溶血的症状;也不建议摄入草莓、桂圆、榴莲、山楂等食物等;个案报道G-6-PD缺乏者食用蓝莓、苦瓜、菠萝、红酒等食物也可导致蚕豆病相同症状,所以,宝宝患有蚕豆病,母亲在母乳喂养宝宝的时候,上述食物要少量或尽量避免服用,同时密切观察宝宝有无不适症状。
除了饮食注意外,感染、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等,均可诱发有G-6-PD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如果宝宝患有蚕豆病,妈妈在使用药物时也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母乳喂养宝宝,那么母亲在使用一些药物的时候也要格外谨慎,氧化性药物可引起蚕豆病发生溶血,比如氨基喹啉类(如伯氨喹等)、磺砜类(如氯苯砜等)、磺胺类(如磺胺异恶唑、柳氮磺胺吡啶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等)、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等),以及维生素K、丙磺舒、对氨水杨酸、奎尼丁、氯霉素等等。含有薄荷或是樟脑成分的东西也不能接触。
对于宝宝常发生的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肝炎等感染,在感染后数日,也会出现血管外溶血,一般较轻,但也有严重溶血者。所以也要注意避免感染诱发。
蚕豆病患者在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后数小时或数天后(1-2天)发生急性溶血,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蚕豆病重在预防,做好上述饮食、药物、感染等注意,对患儿的教育和引导,以及患儿周边可接触人群的安全网,那么就可以减少诱发疾病的发生。蚕豆病对智力无影响,只要避免了危险因素,就可以基本上与正常人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