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危机逼近:悄然降临的'老年性耳聋'信号

发布时间:2024-08-23 13:17:00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感觉功能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然而,正常的感觉功能是维持老年人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老年综合征中,感觉功能下降尤其显著,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认知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抑郁和焦虑、跌倒风险增高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削弱。其中,老年性听力下降是全球最常见的感觉缺陷之一,其影响不容小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有32.8%的人患有听力下降;在美国,65至7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存在听力问题,而这一比例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一半。老年性耳聋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残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老年性听力下降的相关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关注这个重要的健康话题。

一、出现哪些情况,说明老人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当老年人开始频繁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可能是听力下降的信号:

频繁要求身边的人重复刚才说过的话。

周围的人也感觉老人听力出现问题。

老人对与陌生人交谈感到害怕。

开始出现耳鸣。

听不清对方讲话时,用点头和微笑掩饰。

不再能听到以前经常听到的鸟鸣和机器声。

如果发现老人有以上一种或多种表现,那么就应该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听力,呵护老人的健康。

二、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就听不见吧?

许多老人认为“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反而落个耳根清净,无需干预。然而,这是一个误区。听力下降不仅影响到老人的“听”声音的能力,还会影响他们的空间定位和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常说:“我听得见他说话,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长期不干预听力下降可能会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是痴呆的前兆。2017年在伦敦举行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大会上,柳叶刀预防、干预和护理协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寿命痴呆风险模型,其中听力损失被认为是痴呆相关的九种健康和生活方式中最大的潜在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老年性听力下降能够有效预防甚至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三、刚戴上助听器声音大不舒服,它会加重听力损失?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在刚开始使用助听器时,常常会感觉声音过大,震得耳朵难受,甚至比佩戴助听器前更难以忍受。这种认为助听器不好且会加重听力损失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感到声音过大,是因为听力下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大脑已经习惯了低音量的输入,突然增加音量会有不适应感。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适应的过程。因此,建议助听器初期佩戴时每天间断使用,逐渐延长佩戴时间。此外,助听器的验配参数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这就需要寻求专业验配师的帮助。

研究表明,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强因为听力下降而减弱的听觉信号,实现在大脑中“更好”的输入,从而改善听觉信号的传导。这不仅提高了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可听度,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社交、情绪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认知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敬老从心出发,助老从“耳”开始。我们不能只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应关心他们的听力健康。无论是为了防止跌倒、保持认知功能,还是提升生活质量,保护老年人的听力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他们的听力健康,让他们乐享幸福晚年,重回“耳聪目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