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胀气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5-21 16:00:13

很多人经常会选择早上喝豆浆,甚至有的人会空着肚子喝一大杯的豆浆,但是空着肚子喝豆浆是很不好的,很有可能会引起肚子胀气的症状,所以为了避免喝豆浆胀气,喝豆浆前吃一点东西就可以缓解。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豆浆喝多了会肚子胀,胀鼓鼓得非常难受,特别是有时候在公共场合,因为肚子胀得难受,屁就不受控制地出来了,即难受又尴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何喝豆浆才能不胀气呢?其实,这其中有一些小技巧。

实际上,人喝了豆浆会胀气是大豆中的大豆低聚糖导致的。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30%,组成比较复杂,多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其中只有一半可供利用,而另一半则是胀气因子棉子糖和水苏糖。大肠中的细菌在利用这些糖的过程中产酸产气,有利于肠道健康,但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甲烷气体,引起腹胀、肠鸣等现象。除大豆外,扁豆、豌豆、蚕豆、绿豆和花生等豆类作物中均有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喝豆浆胀气就说明胀气的人不适合喝豆浆呢?实际上,只要巧妙地改变一下做豆浆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够愉快地享受豆浆的美味。研究表明:胀气因子耐高温,但溶于水,大豆一旦浸泡、蒸煮、发芽均可使水苏糖和棉子糖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在打豆浆前都提倡先泡黄豆,而不提倡直接用豆粉冲泡豆浆喝的原因。烹饪豆子前先将豆子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把水倒掉,可以减小豆子的造气威力。对于容易胀气的人,要注意慢慢增加豆类的进食次数和分量,一次不要吃太多,身体就会逐渐适应。

另外需要注意的则是煮豆浆过程中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豆浆沸了,说明没问题可以饮用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豆浆浓度比较高,稍微加热就会出现沸水一样沸腾的效果,即一般说的“假沸“,温度在80摄氏度左右时,豆浆便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液面上,让人误以为煮开了,但实际上此时豆浆并未被完全煮开,其中的有毒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胀气因子也未被完全去除,此时忙着关火饮用豆浆,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食物中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