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水还口渴?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报警”!
发布时间:2024-05-17 17:59:34
发布时间:2024-05-17 17:59:34
口干是门诊中一种常见的主诉,可在多种疾病中伴随出现。有资料显示人群中口干患病率为5.5%~46%,在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中比例更高,可达30%~40%,其中女性更常见。
持续的口干是一种未分化疾病,但由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很容易被认为是正常生理现象而受到患者忽视。患者在内分泌科、口腔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等多个科室之间频繁就诊。
人体三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每天分泌唾液约1.5 L,咀嚼、讲话、吞咽等日常动作会不断消耗唾液,当唾液的产生和消耗呈负平衡时便会出现口干。
唾液腺的成分相对来说是固定的,如果成分改变了或者分泌的唾液量变少了,那么就会出现口干的症状。
强烈的口干感受会出现恶心呕吐,影响咀嚼、吞咽甚至语言功能,长期顽固的口干状态可导致牙周炎、味觉改变或真菌感染,因此尽早明确病因并积极采取临床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这是问题不大的疾患
发热或者腹泻时,体内的水分也会随之丢失,这时可能会出现口干;
外伤导致分泌唾液的管腔狭窄或腺体组织破坏,使得唾液分泌减少;
感冒后,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不过这种症状会随着感冒的痊愈而消失;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米嗪等,降压药可乐定、哌唑嗪等,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
患有口腔疾病,最常见的如腮腺炎或口腔腺体结石,也有可能会诱发口干症状。
需要排查的疾病
1、糖尿病
当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也会随之增高,出现渗透性排尿导致机体失水。大脑口渴中枢因此受到刺激,口干自然就出现了。
如果发现自己有经常口渴,并且排尿量无故增加,体重也无故减轻,还伴随着无法缓解的疲劳感,就一定要去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2、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或者缺乏维生素B,可能会导致萎缩性舌炎。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舌乳头萎缩,唾液分泌减少等症状。
3、精神心理疾病
有些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因为长期服药或者心理因素等,导致自觉性的口干(实际上并没有口干,但因为心理因素的暗示,总觉得自己口干),甚至在吃东西时都会感觉到需要加水服用才能吞咽下去。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炎”。这种病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破坏自身的外分泌腺体,造成腺体萎缩及分泌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干燥症状,如口干、眼干等。
这时候患者体内本身水分是充足的,一般患干燥综合征的人都喜欢多次饮水,并且每次的量都很少。
5、尿崩症
因为抗利尿激素缺乏而导致的尿崩症,会使得患者出现多尿和口干、多饮等症状。
我们正常人一天的尿量大概是2~3L,所以如果24小时尿量大于4~10L,并且这种现象持续了半个月以上,就要警惕尿崩症的可能。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口干。
生理性口干多喝水基本就能缓解,而如果是病理性口干或者不明原因口干,即使是多喝水也很难彻底缓解,拖久了反而可能越拖越严重,建议你赶紧去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