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多久浇水一次
发布时间:2025-05-13 06:40:17
发布时间:2025-05-13 06:40:17
玉米浇水频率需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拔节期增加水量、抽穗期需水高峰、灌浆期适度控水、成熟期减少灌溉。
玉米出苗至5叶期根系较浅,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快,需保持10厘米土层湿润。干旱地区每隔5-7天浇一次小水,沙质土间隔缩短至3-4天。采用滴灌或沟灌方式,每次浇水量控制在每亩10-15立方米,避免积水引发根腐病。
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日均耗水量达3-5毫米。壤土田块保持田间持水量70%-80%,黏土地间隔10-12天灌溉,每次浇透30厘米耕作层。结合中耕培土进行,每亩用水量约20立方米,缺水会导致茎秆细弱。
雄穗抽出前后是需水临界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0%应立即灌溉。高温干旱天气每5天补水一次,采用喷灌方式可同时降低田间温度。此阶段缺水会造成花粉败育,每次灌溉量以25-30立方米/亩为宜。
籽粒充实阶段需适度控水,保持土壤含水量65%左右。黏土地间隔15天灌溉,沙土地10天一次,过量浇水易引起贪青晚熟。观察植株下部叶片轻度萎蔫时补水,每亩用水量控制在15-20立方米。
蜡熟期后逐渐减少灌溉,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过度灌溉会导致籽粒含水量过高,影响机械收获和仓储品质。特殊干旱年份可少量补水,每次不超过10立方米/亩。
玉米生长全程需配合水肥管理,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15公斤。采用宽窄行种植改善通风透光,及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干旱地区推广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多雨区域注意开沟排水。合理轮作大豆等作物可改善土壤结构,提升水分利用效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