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大降超40%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5-05-02 14:53:02
发布时间:2025-05-02 14:53:02
猪肉价格下降40%以上主要受生猪产能恢复、饲料成本降低、消费需求变化、政策调控及进口量增加等因素影响。
非洲猪瘟后国内生猪存栏量持续回升,2023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超过正常保有量,规模养殖场扩产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养殖企业通过改进生物安全体系、优化种猪基因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出栏周期缩短导致短期内供应过剩。
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同比下跌15%-20%,养殖成本压力缓解。2023年国内玉米丰收叠加进口谷物到港量增加,饲料企业采用小麦替代配方进一步降低成本,养殖户压栏惜售意愿减弱,加速生猪出栏节奏。
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户外餐饮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家庭猪肉采购频次减少。夏季高温天气延长导致传统消费旺季延后,部分区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现象,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处于高位。
中央连续投放储备肉平抑价格,各地实施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环保政策趋严加速散养户退出,规模化养殖占比提升至65%以上,行业集中度提高带来生产效率优化,市场调节机制作用显现。
1-7月猪肉进口量同比增长34%,欧盟、北美等主产区出口价格优势明显。跨境电商渠道扩大冷冻品供给,进口商通过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低价货源,对国内市场形成补充性冲击。
从营养膳食角度,当前猪肉价格低位运行阶段适合选择优质部位补充蛋白质,建议优先采购里脊肉、腿肉等低脂部位,每周摄入量控制在300-500克。搭配深色蔬菜烹饪可提高铁元素吸收率,避免长期单一摄入。消费者可关注品牌冷鲜肉产品,利用真空分装技术延长储存时间,同时注意烹饪时控制油盐用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方式。养殖端建议关注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合理调整出栏计划,饲料配方可增加非常规原料使用比例降低成本压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