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须菜又叫什么菜

发布时间:2025-04-22 13:05:05

黄须菜是碱蓬的俗称,广泛分布于沿海盐碱地,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别称由来:

黄须菜因茎叶呈黄绿色且顶端生有须状花序得名,在山东沿海称"海蓬菜",江苏地区叫"碱葱",河北民间唤作"盐荒菜"。这种植物属于藜科碱蓬属,学名Suaedasalsa,其名称差异主要源于地域文化对植物形态特征的直观描述。

2、植物特性:

作为典型的盐生植物,黄须菜叶片肉质化可储存水分,根系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养分。成熟植株高30-80厘米,9月开花时顶端形成红色穗状花序,种子含油率高达35%,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3、食用历史:

明代救荒本草已有记载,饥荒年代沿海居民常采集充饥。现代研究发现其嫩茎叶含18种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达西红柿6倍,钙含量是牛奶3倍,成为新兴保健蔬菜。胶东地区传统吃法包括凉拌、做馅、蒸菜团等。

4、药用价值:

全草可入药,中华本草记载其性凉味微咸,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功效。所含甜菜红素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倍,黄酮类物质能改善微循环。山东民间常用鲜品捣碎外敷治疗湿疹皮炎。

5、生态作用:

在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区,黄须菜是改良土壤的先锋植物,每年可带走土壤中3%的盐分。其根系分泌有机酸能溶解土壤固化养分,落叶腐化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8%,被列为滨海湿地修复首选物种。

食用黄须菜建议选择4-6月嫩芽,焯水去除多余盐分后凉拌;秋季成熟茎叶适合晒干制茶。日常可搭配大蒜杀菌,与豆制品同食促进钙吸收。沿海居民常将其与玉米面混合蒸食,既能中和碱性又可提升谷类蛋白利用率。种植时需保持土壤含水量40%左右,采用浅沟播种方式可提高出苗率,注意避免与同科植物连作。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