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是灭活的还是减毒的 哪家新冠疫苗效果最好
发布时间:2021-08-09 18:21:12
发布时间:2021-08-09 18:21:12
灭活疫苗是去除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代谢产物的致病能力和繁殖能力,但是仍然保留了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灭活疫苗一般注射1剂后产生的免疫力不高,需要注射2~3剂,或隔一段时间再加强注射1剂,才能产生较为满意的免疫效果。
灭活疫苗的好处是稳定性好,容易保存,而且安全性要更好些。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后,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的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的活性保持不变,即保持了抗原性的一类疫苗。
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与灭活疫苗(死疫苗)相比,这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安全是一个问题,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有可能因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内恢复毒力)。
属于第二代疫苗。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在实验室内对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减弱甚至去除其致病性,但保留其生长或复制和引起免疫的能力制成的疫苗。
常用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麻腮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水痘疫苗等。
活疫苗中的病原体在体内可繁殖,免疫效果好,免疫保护时间较长,但对于免疫功能缺陷人群可能存在潜在致病风险。
什么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先对病原体进行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不具有致病和繁殖的能力。
常见的灭活疫苗有百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流感灭活疫苗等,灭活疫苗要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和持久免疫力通常需要多次接种。
灭活疫苗对生物安全等生产条件要求很高,生产成本也较高。
关于新冠疫苗你有这些疑问1、三种技术路线有何区别?“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采取两针免疫。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
”王军志说,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比较低,因为它是在我们国家原有的5型腺病毒埃博拉疫苗这个平台基础上研发成功的。
疫苗能很好地诱导抗体产生,增强细胞免疫;可以采取单针免疫。
“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
体外细胞是工程细胞株在生物制品中常用到的细胞,类似于工业发酵的方式,最后制成疫苗。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介绍,整个生产过程是蛋白表达和纯化的过程,没有活病毒参与,所以生产过程是安全的,也容易大规模生产。
从过去重组蛋白疫苗的使用过程和前期实验结果来看,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低。
疫苗采取2—8摄氏度冷藏,对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低;采取两到三针免疫。
2、哪种疫苗更有效?王军志表示,三种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各有特色,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是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是疫苗成功的关键标准。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目前国内上市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可以放心接种。
3、单针和双针怎么选?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介绍,对于有临时或紧急任务需要前往疫区、却没有足够时间等待的人群,更适合注射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
此外,单针接种能避免因各种原因打不上第二针,造成免疫效果不好。
单针疫苗也有不足之处。
邵一鸣提示,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强度一般弱于两针疫苗,在预防早期流行病毒时没问题,换成后期突变病毒时,保护效率大多会下降。
所以,选择疫苗时,要根据需保护人群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流行病毒的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科学决策。
4、备孕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抗生素过敏、花粉过敏、备孕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新冠病毒疫苗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就此回应:新冠病毒疫苗过敏的比例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