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多因铁摄入不足、失血过多引发,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萎黄,长期可能影响身体机能。调理需从“补铁质、促吸收、养习惯”入手,补充铁元素。
首先是铁质补充。日常可多吃含铁丰富的食材,比如菠菜(每周4次,每次100克,焯水后炒食)、动物肝脏(如猪肝,每周1次,每次50克,煮熟后切片)、瘦肉(每天50克,剁碎或切片烹饪),这些食材能提供足量铁质。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以免影响肠胃吸收。
其次是促进吸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一起食用,比如菠菜炒西红柿(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帮助铁吸收)、肝脏搭配橙子(饭后吃1个橙子),维生素C能提高铁的吸收率。避免饭后立即喝茶或咖啡,间隔1小时以上再饮用,防止影响铁吸收。
后是习惯调整。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避免熬夜,熬夜会加重身体消耗;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每次20分钟,每天1次。若调理1个月后,乏力、头晕症状仍无改善,建议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