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领域,结节被视作痰湿、血瘀、气滞等病理产物长期积聚的结果。南京太乙堂的梁院长凭借深厚的中医造诣与丰富临床经验指出,要预防结节恶变,做好这两方面至关重要。
艾灸穴位,温通气血散结节
寒露时节,人体阳气渐弱,血液循环减缓,结节问题易加重。梁院长建议,此时可借助艾灸之力。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能起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的功效。以关元穴为例,它位于人体下腹部,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关元穴,能激发人体阳气,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像给身体内部的“河道”增添动力,让瘀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阻碍结节的发展。具体操作时,采用温和灸法,将艾灸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以皮肤微微泛红、有温热感为宜,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每周进行3-4次。长期坚持,能改善体内气血环境,对消散结节有积极作用。
日常食疗,健脾化痰消隐患
结节的形成与痰湿凝聚关系密切。梁院长推荐一款简单有效的化痰食疗方:取陈皮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山药20克,一同煮粥食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薏苡仁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这几味食材搭配,从根源上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强健了,水湿运化正常,痰湿就不易生成,如同清理了结节产生的“土壤”。坚持每日食用,能辅助消散结节,降低恶变风险。
梁院长强调,要想结节不恶变,还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平和心态等。将这两招融入日常生活,长期坚持,为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