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的中医专家认为,食道健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肝、脾等脏腑紧密相连。中医说“食管为胃之通道,其通降依赖肝气疏泄、脾胃运化”,若肝气郁结、脾胃虚弱,食道就会像失去动力的传送带,既难以顺畅运送食物,又无力抵御外界刺激,长期下来可能诱发食道癌。因此,预防食道癌需从“疏肝健脾”入手,通过调和脏腑功能,为食道打造坚固的“防护网”。
疏肝是护食道的“前提”。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顺畅则食道通降自如;若长期生闷气、压力大,肝气就会“打结”,进而影响食道的正常收缩。生活中可多做“疏肝小事”:比如每天傍晚到公园散步,让脚步随心情放缓,感受风拂过脸颊的轻松;或在家养几盆绿植,浇水、修剪时专注于当下,让思绪从焦虑中抽离。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却能让肝气舒展,为食道的“通降”扫清障碍。
健脾是护食道的“根基”。脾胃功能强,就能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减少痰湿、瘀毒的生成,避免这些“杂质”堆积在食道。日常可多吃健脾食物,如小米粥熬至浓稠,上面的“米油”能滋养脾胃;莲子去芯后与大米同煮,软糯香甜又能健脾止泻。中医说“脾恶湿”,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西瓜、凉菜等,以免损伤脾阳,让痰湿内生,影响食道健康。
饮食细节上,要遵循“三宜三忌”:宜温忌烫,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黏膜,过凉则会凝滞气血;宜软忌硬,柔软的食物能减少摩擦,坚硬的食物则需充分咀嚼;宜慢忌快,细嚼慢咽能让唾液充分发挥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还能帮助杀菌,保护黏膜。比如吃面条时多嚼几下,让其与唾液混合;吃蔬菜时切得细碎些,避免粗纤维对食道的刺激。
对于食道功能较弱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吸烟饮酒者,要养成“自查”习惯。护食道就像养护一条河流,疏肝是让水流顺畅,健脾是让河道坚固,饮食细节是避免泥沙淤积。当肝气得舒、脾胃强健、饮食得当,食道这根“生命通道”自然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