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胃寒胃热别混淆!太乙堂杜保国教你精准辨别

同样是胃部不适,有人喝凉水就胃痛,有人吃点热食就烧心,这可能是胃寒与胃热在作祟。在中医理论中,胃寒和胃热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准确区分它们,才能找到合适的调理方法。

从症状表现来看,胃寒的人常有胃脘部冷痛的感觉,疼痛遇暖减轻,遇寒加重。吃了生冷食物后,疼痛会明显加剧,还可能伴有呕吐清水、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寒邪凝滞在胃,阻碍了胃气的正常运行,就像寒冬让河流结冰,气血难以顺畅流通。而胃热患者的胃部多有灼热感,容易感到饥饿,却又吃不多,进食后可能出现胃胀、口苦等情况。此外,胃热还常引发牙龈肿痛、口臭、大便干结等问题,这是胃中火热上炎、向下影响肠道所致。

引发胃寒和胃热的原因也大不相同。胃寒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长期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或是腹部受凉,都会损伤胃阳,导致寒邪内生。此外,久病体虚、脾胃阳气不足,也会形成胃寒。胃热则多因过食辛辣、油腻、甘甜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积滞化热;情绪不畅,肝郁化火,肝火犯胃,同样会引起胃热。比如长期爱吃火锅、烧烤,或是经常焦虑、生气的人,就更容易出现胃热症状。

观察舌象和脉象,也是区分胃寒胃热的重要方法。胃寒患者的舌质淡白,舌苔多为白腻,脉象沉迟,反映出体内阳气不足、寒湿内盛的状态;胃热患者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显示出体内有热、气血运行较快的特征。

针对胃寒,日常可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生姜、大枣、小米粥等,还可用热水袋热敷胃脘部,帮助驱散寒邪;胃热者则宜选择清热泻火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雪梨等,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减少体内郁热的产生。了解胃寒胃热的区别,才能在胃部不适时“对症下药”,更好地呵护脾胃健康。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