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世 界艾灸疗法应对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患者常被烧心、反酸等症状困扰。中医艾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外治疗法,能为胃食管反流患者带来奇妙的缓解效果,助力身体恢复平衡。

从中医理论来讲,胃食管反流多与脾胃功能失调、胃气上逆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当脾胃虚弱或气机不畅时,食物消化和胃气下行就会受阻,进而引发反流。艾灸则借助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从根源上改善脾胃功能。

中脘穴是艾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关键穴位。它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方4寸处,是胃的募穴,与胃腑直接相连。艾灸中脘穴,能有效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食物消化,让胃气恢复正常的下行通道,减少反流发生。进行艾灸时,将艾条点燃,距离中脘穴皮肤2-3厘米,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局部皮肤微微泛红为宜,每次艾灸15-20分钟。

足三里穴也不容忽视。此穴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艾灸它可以调节脾胃、补中益气。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而言,艾灸足三里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缓解因胃气上逆导致的不适。操作时,同样将艾条对准穴位,保持适当距离,每次艾灸10-15分钟。

还有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艾灸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对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效果显著。艾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艾灸时,要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烟雾积聚。注意艾灸的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皮肤。同时,艾灸的频率也需合理安排,一般每周可进行2-3次。需要明确的是,艾灸疗法是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手段,若症状严重,仍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专业治疗方案。但日常坚持艾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胃功能,减轻胃食管反流带来的痛苦,让患者生活更加舒适。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