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积水,这一病症可能引发腹部膨隆、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医理论里,腹腔积水被视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结果,与脾、肾、肺等脏腑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合理的食疗,或能助力缓解腹腔积水的状况。接下来,太乙堂杜保国就为大家介绍三个有助于改善腹腔积水的中医食疗方。
薏仁粥
薏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准备薏仁30克,大米100克。先将薏仁浸泡3-4小时,大米洗净。把浸泡好的薏仁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成粥。每天食用1-2次。薏仁中的薏仁油等成分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帮助减轻腹腔积水,其健脾之效还可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水液代谢失常的状况。
冬瓜鲤鱼汤
冬瓜性寒,味甘,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鲤鱼则有健脾开胃、利水消肿之功。取冬瓜500克,鲤鱼1条(约500克),生姜、葱段适量。鲤鱼处理干净,冬瓜去皮切块。锅中倒油,将鲤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冬瓜、生姜、葱段,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约30分钟,至汤呈奶白色,调味即可。每周食用2-3次。冬瓜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且冬瓜皮的利水作用显著;鲤鱼富含蛋白质等营养,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积水消退。
赤小豆鲫鱼汤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作用颇佳;鲫鱼同样有健脾利湿之能。准备赤小豆50克,鲫鱼1条(约400克),陈皮少许。赤小豆提前浸泡,鲫鱼处理干净。把赤小豆、鲫鱼、陈皮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约40分钟。每周饮用2次左右。赤小豆含有的皂草甙等成分可刺激肠道,增强利尿作用,与鲫鱼搭配,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有效促进腹腔积水排出,改善身体水肿状态。
不过食疗的作用有限,若腹腔积水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在采用这些食疗方法时,若身体出现不适反应,也应暂停并询问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