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领域,太乙堂梁院长对肾炎蛋白尿有着深入的研究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指出,中医调理肾炎蛋白尿,关键在于精准的辨证论治。
从中医理论来讲,蛋白尿的出现,意味着人体精微物质的外泄,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不同的脏腑功能失衡,会呈现出不同的证型,调理思路也各有差异。
若为肺肾气虚型,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容易感冒,稍事活动就气喘吁吁,同时伴有蛋白尿。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气虚时,气的固摄功能减弱,无法固摄体内精微物质,导致蛋白尿。针对此型,中医调理以补肺益肾、固摄精微为思路。常选用黄芪、参、山药等中药。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参能健脾益肺,山药既能补脾养胃,又能补肾涩精。通过这些中药配伍,增强肺肾之气,改善固摄功能,减少蛋白尿。
而对于脾肾阳虚型的肾炎患者,除了蛋白尿外,还会有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腹胀便溏等症状。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脾肾阳虚,水湿运化无力,泛溢肌肤,不仅引发水肿,也会致使蛋白尿。此时,中医调理着重温补肾阳、健脾利水。像附子、肉桂、白术、茯苓等中药较为常用。附子、肉桂能温补肾阳,白术、茯苓可健脾利湿,帮助恢复脾肾功能,调节水液代谢,减轻蛋白尿。
若是肝肾阴虚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且伴有蛋白尿。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虚火内生,灼伤肾络,精微物质外泄形成蛋白尿。在调理上,中医以滋养肝肾、清热凉血为原则。选用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药。熟地黄滋阴补血,山茱萸补益肝肾,女贞子、墨旱莲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从根本上改善肝肾阴虚的状况,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太乙堂梁院长强调,每位肾炎蛋白尿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质都存在差异,准确辨证是有效调理的前提。患者应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依据自身证型,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通过中医的辨证调理,助力改善肾脏功能,缓解蛋白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