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更替之际,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多变,对于肾炎患者而言,这一时期肾脏的防护尤为关键。太乙堂梁院长依据中医理论,为我们揭示了此阶段肾炎防护的重点。
从中医角度来看,春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脏,肝主疏泄,在春季肝气为旺盛。而到了春夏交替之时,阳气进一步升发,若肝气过旺,容易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就会失常,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对肾炎患者不利。因此,饮食调理至关重要。梁院长建议,此时应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芡实、白扁豆等。可以将薏苡仁与大米煮成粥,既能健脾又能利水,有助于改善肾脏的水液代谢。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像冷饮、油炸食品、辣椒等,都可能加重体内的湿热,诱发肾炎病情反复。
在起居方面,春夏季节更替,昼长夜短,人们的作息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梁院长提醒,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确保充足的睡眠,以养阳气。夜晚睡眠时,人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肾脏的自我修复和调整。此外,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这个时期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明显,过早减少衣物容易受寒感冒,而感冒往往是诱发肾炎加重的常见因素。所以,即使白天温度升高,也不要急于脱掉外套,应根据气温变化灵活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措施。
情志调节同样不容忽视。中医讲“百病生于气”,情绪波动对肾脏健康影响较大。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急躁。肾炎患者若长期处于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肾脏功能。梁院长建议,患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比如,在清晨或傍晚,到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既能放松身心,又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和气血的运行,对肾脏防护有益。
太乙堂梁院长强调,春夏季节更替时,肾炎患者从饮食、起居到情志等多方面做好防护,能有效降低病情反复的风险,助力肾脏健康的维护。同时,定期复查也不可或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和防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