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院长:轻松告别湿气的神奇食方

在中医理念中,湿气是万病之源,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不良影响。生活里,不少人常被湿气困扰,出现身体困倦、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别着急,太乙堂梁院长有一个简单又有效的祛湿食方要分享给大家。

这个祛湿食方的主要食材为薏米、芡实、赤小豆和茯苓。薏米,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它就像身体里的“清道夫”,能把多余的湿气从小便排出体外,还能帮助脾胃恢复正常运化功能。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它能收敛固涩,与薏米搭配,在祛湿的同时还能防止身体正气因利湿而过度损耗。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擅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它能增强利水祛湿的效果,对改善湿气重导致的水肿有很好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它能全方位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使湿气无处可藏。

制作方法很简单:取薏米30克、芡实20克、赤小豆30克、茯苓20克。先将薏米和赤小豆提前浸泡3-4小时,这样能让它们在后续烹饪中更容易煮烂。然后把所有食材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直至食材熟烂成粥状即可。为了口感更好,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调味。

此祛湿食方功效显著。从利水角度看,薏米、赤小豆、茯苓协同作用,能快速将体内多余水分转化为尿液排出,减轻身体水肿,改善大便黏腻情况。在健脾方面,薏米和芡实、茯苓共同发力,助力脾胃恢复健运,增强消化吸收能力,解决因湿气重导致的食欲不振问题。长期食用,还能改善身体困倦、四肢乏力的状态,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

不过,梁院长也提醒大家,食用这个祛湿食方时要注意。薏米性凉,孕妇及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可适当减少薏米用量或搭配一些温性食材。同时,食疗祛湿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坚持食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在饮食中,也要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加重体内湿气。希望这个祛湿食方能够帮助大家摆脱湿气困扰,拥有健康身体。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