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来临,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是不少人心中的节日标配。但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小小的汤圆却藏着不少饮食学问。太乙堂戴春海院长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助力血液病患者安全享受这份传统美味。
戴春海院长介绍,血液病患者身体免疫力往往较低,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汤圆多由糯米制成,不易消化,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体恢复。所以,血液病患者吃汤圆务必严格控制食量。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一次食用5-8个汤圆,而血液病患者一次食用2-3个就足够了,具体可根据自身消化能力适当调整。
食用时间同样关键。戴院长建议,血液病患者选择在早餐或午餐时吃汤圆。早餐时人体经过一夜休息,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此时适量食用汤圆,消化起来相对容易。午餐时,人体活动量较大,消化能力也较强,也适合吃汤圆。而晚餐后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变慢,吃汤圆就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所以要尽量避免在晚餐时食用。
搭配食用其他食物,能帮助血液病患者更好地消化汤圆。比如,可以搭配一些易消化的蔬菜,像南瓜、胡萝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也可以准备一杯温热的山楂水,山楂有消食健胃的作用,能帮助消化汤圆这种黏腻食物。
在食用方式上,血液病患者要注意细嚼慢咽。因为快速吞咽汤圆,不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发呛噎等危险情况。慢慢咀嚼,让食物充分磨碎,有助于减轻胃肠消化压力,也能避免意外发生。
只要血液病患者按照戴春海院长给出的这些方法,注意食用量、时间、搭配食物和食用方式,也能在元宵节安心品尝汤圆,感受传统节日的温馨氛围,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