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脑部胶质细胞的肿瘤,其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极大。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脑胶质瘤的年发病率约为6/10万,男性略高于女性。而年病死率约为4/10万,其中恶性程度高的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不足10%,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威胁,如何早期发现脑胶质瘤的征兆显得尤为重要。南京太乙堂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和精神异常等。戴春海院长指出,这些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公众需要提高警惕。
头痛是脑胶质瘤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头痛通常性质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甚至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后轻度活动,头痛可能会逐渐缓解或消失。随着肿瘤的增大,头痛可能加剧并变为持续性。呕吐也是脑胶质瘤的常见症状,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呕吐,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可能呈喷射状,且常伴有剧烈的头痛。
视力障碍也是脑胶质瘤的一个重要征兆。颅内压增高时,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进而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引起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此外,癫痫发作也是脑胶质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引起的,表现为手脚的抽搐或突然意识丧失等。
精神异常同样不容忽视。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胶质瘤可能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单侧肢体感觉异常也是脑胶质瘤的一个早期症状,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负责感觉功能,该部位的肿瘤可能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戴春海院长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脑胶质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因此,治疗脑胶质瘤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肿瘤病灶,而要从整体出发,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判断病情,并采用个性化的中药治疗和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等,以增强治疗效果。
面对脑胶质瘤这一高死亡率的疾病,公众应提高警惕,注意早期征兆的出现,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南京太乙堂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以其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看到了康复的曙光,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