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李鑫:秋天补得好,冬天病不找

中医认为,秋气具有“肃杀”的特质,秋属金,对应的五脏为肺,肺在志为悲忧,因而人在秋季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称为“悲秋”。

尤其是素体肺气偏虚之人,有时候不知不觉情绪就莫名低落起来。这些不良情绪易伤及肺气,进而影响人体的正气。

所以,秋季养生应当注意保持情绪乐观,避免过于悲忧,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不使神志外弛。

秋高气爽、天气晴好时可以多参加室外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但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宜过长,以防出汗过多导致阳气耗散、损伤阴津。

由于气温由热转凉,且热与寒交替,“秋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一场秋雨一场凉”,体质差的人更易患病,如伤风感冒、气管炎、哮喘、胃病、腹泻、肠胃炎以及关节炎等。

勤通风、注意保暖

改善居室环境,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随天气变化及时的增减衣服,要风度更要温度!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进食过冷的食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摄入营养的均衡。

饮食有节、安睡养神

《素问•四气调神论》云:“秋三月,早卧早起”,秋季应早睡早起,至少应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适当早起,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成人)。

早起可防止血栓形成,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中流动速度较慢,血栓易形成,早起则可预防,不过起床前,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

根据中医“因时制宜”、“道法自然”的原理,饮食上宜服用当季的、本地的、新鲜食物,少食加工食品,少进垃圾饮料。

秋季应收敛人体的阳气,有助于秋冬养阴,故应“减辛增酸”食物。发散之“辛”味,如辣椒之物;酸是指收敛的食物,如乌梅、葡萄等。葡萄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乌梅可开胃消食,收敛生津。

秋天在保持饮食平衡的前提下,可适当食用莲藕、梨、白木耳、芝麻、花生、荸荠、毛豆、玉米、鲜枣、广柑和泥鳅、鸭肉等食物。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