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淼
医师
荨麻疹可能是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接触性荨麻疹、药物诱导的荨麻疹、慢性荨麻疹、遗传因素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IgE介导的食物过敏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是由于特定食物中的蛋白质被错误识别为威胁物质,机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这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进行止痒治疗。
2.接触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是由皮肤直接接触某些刺激物或过敏原引起的急性超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介质。患者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同时避免再次接触已知过敏源。
3.药物诱导的荨麻疹
药物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或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们产生和释放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停用致敏药物,并给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以减轻不适。
4.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紊乱、感染、精神压力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持续的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控制病情。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患荨麻疹的风险。对于有家族史者,应特别注意避免已知过敏原,并定期进行过敏测试。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者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上一篇: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下一篇:儿童荨麻疹 分享几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