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千凡
执业医师
湿疹的治疗可以采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外用药膏、抗生素治疗、系统性免疫调节剂、中药外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选择非处方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按推荐剂量使用。这类药物能缓解瘙痒,减轻湿疹引起的不适感。适合轻至中度湿疹患者。
2.皮质类固醇外用药膏
皮质类固醇外用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每日涂抹于湿疹区域。此类药膏具有迅速止痒、消炎作用,能改善湿疹引发的红肿、水疱等症状。长期使用需监测副作用风险。
3.抗生素治疗
若湿疹伴有感染迹象,则需要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从而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但应严格遵循医师指导,防止滥用产生耐药性。
4.系统性免疫调节剂
系统性免疫调节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需在专业医师监督下定期服用。这些药物针对慢性、难治性湿疹提供帮助。它们作用于免疫系统,减少炎症反应。服药期间需监测血液学参数及潜在毒性。
5.中药外敷
中医师会依据个体差异开具草药方剂并指导外敷处理;可能包含黄连、地肤子等成分。传统认为中药外敷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对于某些类型的湿疹有效。使用前务必有资质的中医师。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要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刺激性物质如肥皂接触受损皮肤。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上一篇:中医如何治疗小儿湿疹
下一篇:儿童湿疹佳治疗方法